FOMC 會議紀要回顧:聯邦儲備系統的期望
2025-04-14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2025年3月18日至19日召開會議,以審查美國經濟、勞動市場動態、通脹和金融市場發展。此次會議為聯邦儲備銀行的貨幣政策策略及其在持續全球不確定性下的經濟前景提供了寶貴見解。
隨著實際 GDP 增長表現出韌性,而通脹仍然高企,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Fed) 面臨關於利率和實現最大就業及價格穩定的策略的關鍵決策。
勞動市場動態與最大就業
FOMC 討論的一個重要部分圍繞著勞動市場狀況和最大就業概念。政策制定者審查了一系列廣泛的勞動市場指標,包括失業率、職缺數、就業人口比率 (EPOP) 和勞動參與率 (LFPR)。這些指標對於評估經濟是否接近其充分就業潛力至關重要。
失業率在2025年2月保持穩定,為4.1%——自12月以來保持不變——而平均時薪在過去一年增長了4.0%。雖然這些數字表明勞動市場穩健,但其他指標顯示出混合的結果。例如:
- EPOP 比率和 LFPR 在一月和二月略微下降。
- 非農就業人數的增長相比於2024年底減緩。
- 職缺與失業工人的比例輕微下降至 1.1。
參與者承認最大就業並非直接可測量,並且由於非貨幣因素而隨時間演變。他們強調需要監測多種指標,以便根據變化的經濟條件調整政策決策。
通脹趨勢與價格穩定
通脹仍然是聯邦儲備系統的一個核心關注點,因為它繼續評估其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的雙重任務。2025年2月的總消費者物價通脹估計為2.5%,而排除波動性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則略高,為2.8%。
這兩項指標與一年前的水平相比,基本保持不變。
儘管通脹預期在長期內似乎穩定,但由於貿易相關的發展,近期的通脹補償上升。政策制定者正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評估潛在供應衝擊所帶來的風險,這些衝擊可能會破壞價格穩定。
GDP 成長與消費者信心
實質GDP增長在2024年底顯示出韌性,第四季度預計增長2.3%。2025年第一季的早期數據顯示增長持續穩健,但增長速度較慢:
- 2月的零售銷售在1月下降後回升。
- 出口增長仍然溫和,而進口則激增,因為美國企業為潛在的關稅上升做好準備。
然而,由於貿易政策和全球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加劇,消費者和商業信心在過去兩個月中有所減弱。這種信心的下降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消費和投資決策。
金融市場的發展
FOMC 會議記錄突顯了在會議期間金融市場的顯著變化:
- 債券收益率
名義收益率因預期實際利率和期限溢價降低而在各期限上下降了約25個基點。
- 股權價格: 美國股市指數顯著下降,尤其是在技術與循環性行業,主要受貿易相關不確定性的驅動。
- 信用利差: 利差略微擴大,但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全球金融市場顯示出相反的趨勢:
- 歐洲和中國的股票指數顯著上漲。
- 在許多國外的司法管轄區,主權收益率上升。
- 隨著對美國經濟優於預期的樂觀情緒減弱,美元對主要貨幣貶值。
FOMC 貨幣政策前景
FOMC在貨幣市場條件緊縮的情況下討論了對其貨幣政策框架潛在的調整:
1. 利率走勢: 期貨暗示在2025年中期之後,聯邦基金利率的走勢會下降,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風險的擔憂。
2. 回購市場動態
緊縮的回購市場條件促使人們討論減緩或暫停投資組合的縮減,以維持足夠的儲備。
3. 債務上限影響:國庫總賬戶(TGA)提款暫時提高了儲備,但在債務上限問題解決後,可能會導致儲備條件變得更加緊張。
政策制定者強調,任何對貨幣政策的變動應能在各種經濟情境下保持穩健,同時與公眾保持清晰的溝通。
全球經濟發展
全球經濟在2025年第一季度顯示出混合信號:
1. 先進經濟體: 通脹輕微上漲,主要因為臨時的油價飆升,但仍然接近中央銀行的目標。
2. 新興市場: 通脹趨勢各異;巴西面臨由貨幣貶值推動的通脹上升,而中國則經歷了疲弱的價格壓力。
3. 中央銀行行動
許多外國中央銀行在貿易相關的不確定性中放鬆了貨幣政策,但如巴西的加息則是值得注意的例外。
這些發展突顯了全球經濟的相互聯繫性及其對美國貨幣政策決策的影響。
結論
2025年3月的FOMC會議強調了聯邦儲備系統在面對複雜經濟挑戰時,對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雙重任務的承諾。儘管實際GDP增長保持穩健,通脹預期也穩定,但圍繞貿易政策、消費者情緒和金融市場動態的不確定性則帶來了需要謹慎應對的風險。
隨著政策制定者考慮對利率和準備金管理策略的調整,他們的決策將在日益不確定的全球環境中塑造美國經濟的走向。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消息,以獲得美聯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促進可持續增長的清晰指引。
常見問題解答
1. 在FOMC會議上討論了有關勞動市場動態的哪些內容?
政策制定者檢視了各種勞動市場指標,例如失業率、職缺、就業人口比例(EPOP)和勞動參與率(LFPR),以評估在失業率穩定但其他指標卻發出混合信號的情況下的最大就業水平。
2. 通脹如何影響聯邦儲備政策?
通脹維持在2.5%(總體)和2.8%(核心)高位,促使政策制定者在確保長期通脹預期保持穩定的同時,監測來自供應衝擊的風險。
3. 在會議中提到的關鍵金融市場發展是什麼?
國債收益率下降了25個基點;股票價格顯著下跌;信用利差稍微擴大;全球股市指數上升,而國外主權收益率上升。
4. 全球經濟狀況可能如何影響美國的貨幣政策?
與貿易相關的國外不確定性使外國央行放寬政策;這些全球動態可能影響美國金融市場並影響聯邦儲備對利率或儲備管理策略的決策。
Bitrue 官方網站:
免責聲明: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反映本平台的觀點。本平台及其附屬機構對所提供資訊的準確性或適用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應被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不構成財務或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