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ra 值得這麼受追捧嗎?深入探討 Zachxbt 風波及內容幣爭議
2025-04-23
在四月二十日,Zora在鏈上活動中樹立了新的基準,每日活躍用戶超過200,000——這一里程碑受到4月20日的文化焦點以及圍繞“內容幣”的更廣泛的表情包驅動動力的推動。
但本應該是一個慶祝的時刻迅速變得有爭議,這要歸功於鏈上調查員ZachXBT的尖銳批評,他質疑了內容代幣化的整個前提。
Zora: 內容貨幣還是現金掠奪?
ZachXBT 的譴責非常明確:儘管湧現了大量基於 Zora 的病毒代幣,但沒有一個能突破 500 萬美元的估值。
他的論點強調了一個更深層的擔憂——如果這些內容貨幣的絕大多數都沒有實質的流動性,那麼它們如何能持續地惠及創作者?對於像他這樣的批評者來說,內容代幣化的風險在於它可能成為一種分心,更關注於炒作週期而非實用性。
也請閱讀:什麼是 ZORA?想像的時代
Zora Hype:早期實驗階段
在辯護中,Base 和 Coinbase Wallet 的負責人傑西·波拉克(Jesse Pollak)承認了投機的環境,但將其比作現有的創作者經濟體系。
在像 TikTok 和 Instagram 這樣的平台上,大多數內容都沒有收益;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夠突破重圍。
對於Pollak來說,Zora仍然是「第一天」,價值不應該以高市值來衡量,而應該以文化相關性、參與度和實驗性來衡量。
他強調,Zora並不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迷因代幣農場——它正在建立一個系統,其中每一個內容都變成了可貨幣化的數字資產,一種帶有鏈上來源的社交金融混合模型。
也請閱讀:ZORA 在 Bitrue 上上市 - 加入並獲得贈品
Zora: 建築者與交易者
更廣泛的辯論顯示出明顯的意識形態分歧。倡導者們主張,Zora 正在開創一個去中心化的注意力經濟,在這裡,創作者賺取收益是基於量而非僅僅依賴於病毒式傳播。
批評者則提出相反的觀點:如果沒有投機的潛在利益,交易者會失去興趣——而沒有交易者,創作者就無法賺取收益。
這種摩擦在失敗的「基礎是為每個人」代幣上達到了頂點,這是一種所謂的內容幣,曾一度飆升至1700萬美元,隨後因內部交易指控而暴跌。
錢包據稱透過提前交易其發佈賺取超過600,000美元——這驗證了人們對這些生態系統可能並不像廣告所宣稱的那樣以創作者為中心的擔憂。
結論
所以,Zora值得 hype 嗎?那取決於你使用什麼視角來看待它。作為一個文化實驗和創作者變現的平台,它顯示出潛力。
但作為一種可投資的資產類別,其模型仍未被證明且容易受到濫用,特別是在流動性不足和監管界限模糊的情況下。
無論 Zora 是否會成為 Web3 的創意文藝復興,還是僅僅是又一個短暫的投機沙盒,最終都將取決於一件事:它能否在不疏遠資本的情況下獎勵創作者?在那之前,辯論才剛剛開始——而且無論是意識形態還是財務上的波動都只是個開始。
常見問題
1. Zora 究竟是什麼,它為什麼會成為內容貨幣辯論的焦點?
Zora是一個Web3平台,使創作者能夠將內容鑄造成鏈上資產並獲利。4月20日,它突破了200,000 每日活躍用戶, 主要受到迷因動能和文化時機的推動。然而,這種能見度也使它成為批評的靶子——尤其是來自區塊鏈偵探ZachXBT的質疑,他質疑Zora的模式是否經濟可持續,還是僅僅是一個昙花一現的快速賺錢之計。
2. ZachXBT 為什麼批評 Zora 以及更廣泛的內容貨幣模型?
ZachXBT的核心問題在於流動性——或者說缺乏流動性。儘管基於Zora的病毒性代幣層出不窮,沒有任何一項估值超過 500 萬美元, 引起對其效用或持久性的質疑。他的立場表明,除非這些代幣為創作者和投資者提供真正的經濟激勵,否則它們將冒著僅僅成為披著Web3修辭的投機新奇事物的風險。
3. Zora 的辯護者對這些批評作出了什麼回應?
傑西·波拉克,Base 和 Coinbase Wallet 的負責人,認為 Zora 正處於它的實驗性嬰兒期, 與早期的創作者平台如 TikTok 相提並論,因為大多數內容並不產生收入。對他來說,Zora 並不是關於即時回報——這是關於文化貨幣、參與和可編程的來源. 這種願景將成功重塑為以參與指標為中心,而非單純的價格行動。
4. Zora 風波揭示了 Web3 中哪些更深層的緊張關係?
這場辯論突顯了一個根本的分裂:建造者與交易者. 建設者們將 Zora 視為創作者的一個新經濟層——其變現來自於互動而非投機。然而,交易者則認為,若沒有顯著的上漲潛力,流動性就會枯竭,創作者最終會遭受損失。這種緊張局勢最明顯地體現在“Base 是每個人的”代幣騷動,因內部交易指控和60萬美元的前置交易利潤而崩潰。
5. Zora 是一個富有遠見的實驗,還是只是另一個投機泡沫?
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作為一種文化協議,Zora 打破了界限,並邀請新的創作者變現形式。但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它正在與流動性風險、信任問題和波動性的投機作鬥爭。是否能夠成為Web3的創意引擎或警示故事取決於該平台在藝術自由與資本效率之間的調和能力——這是一個少數平台能夠掌握的平衡。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不構成財務或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