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ETF撤退:機構大戶是否在暗示ETH危機?

2025-04-22
以太坊ETF撤退:機構大戶是否在暗示ETH危機?

以太坊,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智能合約基礎設施的支柱,現在正面臨一個不安定的機構現實。

截至2023年4月18日,現貨以太坊ETF的管理資產(AUM)已降至創紀錄的低點,僅為45.7億美元。這一下降是由於連續七週的淨流出,總計達到11億美元。

穩定的資金流出引發了對機構 appetite 和圍繞以太坊的更廣泛投資敘事的重大疑問。

以太坊 ETF:從 Grayscale 的大逃亡

大部分的資金外流源自Grayscale的ETHE,其2.5%的管理費在一個後批准的環境中顯得格外弱點,現在這裡充斥著像BlackRock的ETF這樣的低費用競爭者,後者的費用僅為0.25%。

與今年早些時候GBTC的資金外流所見的模式相呼應,ETHE已成為投資者輪換的受害者—從舊產品轉向更流暢、更具成本效益的產品。

鎖倉期的到期只加速了資金的流出,因為投資者為了尋找更低的摩擦和更高的效率而逃離。

但這不僅僅是Grayscale的問題—這是一個以太坊ETF的問題。

也請閱讀:什麼是 Lido Staked Ether (stETH)?質押並賺取 ETH 獎勵

ETH 缺乏比特幣的敘事護盾

雖然比特幣ETF在市場波動中保持了相對穩定的資產管理規模(AUM),以太坊的定位卻顯得不那麼強健。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地位為其提供了一個清晰且易於理解的敘事——一個機構的舒適區。

以太坊則是一個複雜的網絡資產:部分是科技投資,部分是貨幣資產,部分是去中心化金融引擎。其多維度的效用使得它在傳統投資組合中更難以分類。

更為關鍵的是,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以太坊ETF的質押問題保持沉默,已經移除了以太坊投資論述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產生收益的以太幣(ETH)—對於長期持有者來說是一個吸引人的特徵—在當前的ETF結構中沒有位置。在沒有質押獎勵的情況下,ETH的ETF版本是被剝奪了其內在賺取潛力的被動曝險,這降低了它對於以收入為重點或風險意識的機構的吸引力。

也請參閱:解析代幣生態系統:$RESOLV、USR 和 RLP

地平線上的碎片化

逆風可能會加劇。來自Solana、XRP到Litecoin的一波新加密ETF申請,威脅到機構的專注度。

隨著ETF市場的多樣化,資本配置變成零和遊戲。這些產品的激增不是創造上升的潮流,反而可能會使機構資金流動過於分散,以至於沒有任何替代代幣ETF能夠實現有意義的規模。

在沒有足夠的資產管理規模(AUM)的情況下,這些產品可能面臨結構上不相關的風險——無法吸引流動性、機構交易台或戰略性資金流入。儘管以太坊的生態系統已經成熟,但它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困在這個日益稀疏的網絡中。

也請閱讀:Vitalik Buterin的隱私路線圖:以設計匿名的以太坊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以太坊能否在機構的冷淡對待中生存?

為以太坊鳴喪鐘還為時尚早。這個資產仍然是多鏈生態系統、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以及第二層滾動擴展解決方案的核心。

然而,在ETF領域中發生的事情不僅僅是一次暫時的重組——這是一個策略性的重新評估。

機構鯨魚正在重新調整他們的投資曝光,不僅是對以太坊,還包括數位資產投資組合的演變結構。

如果以太坊想要在ETF競賽中重新獲得相關性,它必須面對結構性挑戰:高費用、缺乏質押支持,以及敘事差距。

在那之前,以太坊可能在鏈上保持其主導地位,但在機構資本流動中將越來越邊緣化。

常見問題解答

1. 為什麼以太坊ETF,特別是Grayscale的ETHE,會持續出現資金流出?

主要原因是成本效率低下。Grayscale 的 ETHE 收取高達 2.5% 的管理費,這在如今有更低成本替代品的市場中已變得不可持續,例如 BlackRock 的以太坊 ETF 只有 0.25%。隨著鎖定期的到期,投資者正在將資金從傳統產品轉向費用優化的工具,加劇了資本外流。

2. 這是Grayscale的孤立問題,還是反映了以太坊ETF的更廣泛問題?

雖然Grayscale是最顯著的例子,但這次的流失反映出以太坊ETF整體的深層結構性弱點。與比特幣不同,以太坊缺乏簡單的機構敘事,並且在ETF中缺少質押支持,這剝奪了其最具吸引力的價值主張之一:產生收益。

3. 以太坊的ETF表現與比特幣相比如何?

比特幣因其作為“數位黃金”的定位而保持了更強大的機構抵抗力 —— 這是一種熟悉的、無收益的價值儲存方式,能夠很好地融入傳統投資組合。相比之下,以太坊則更難以分類,因為它同時充當基礎設施、可編程貨幣和實用資產。這一複雜性阻礙了ETF的採用和留存。

4. 新興的加密貨幣ETF(例如Solana、XRP、Litecoin)可能對以太坊的地位產生什麼影響?

替代加密貨幣 ETF 的大量增加引入了一種稀釋效應。隨著機構資本在越來越多的資產中分散以致,以太坊有失去其在其他代幣中的卓越地位的風險。如果沒有獨特的 ETF 價值主張,ETH 可能會淪為過於擁擠的市場中的另一個選擇,缺乏吸引嚴肅機構關注所需的流動性和規模。

5. 以太坊是否有可能對機構投資者變得無關緊要?

儘管以太坊在鏈上仍不可或缺——推動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和第二層生態系統——但其ETF敘事正在減弱。機構對以太坊ETF的不感興趣,與技術不相關性無關,更多是關乎財務結構。除非質押整合進入,並且費用重新調整,否則以太坊在機構投資組合中的地位將保持有限,即便其區塊鏈的使用仍在蓬勃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不構成財務或投資建議。

立即註冊以領取 1012 USDT 的新手禮包

加入 Bitrue 獲取獨家獎勵

立即註冊
register

推薦

乙太坊鯨魚在移動:價格調整是正在醞釀還是只是信號中的噪音?
乙太坊鯨魚在移動:價格調整是正在醞釀還是只是信號中的噪音?

乙太坊再次成為市場辯論的中心,但這一次,推動討論的不是技術升級或生態系統增長。是鯨魚,它們正在攪動。

2025-04-23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