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在關稅戰中持續經濟增長?
2025-04-17
中國的經濟在2025年開局良好,顯示出5.4% 年增長的 GDP 增長率在第一季度——超過分析師預測的5.1%。但儘管數據顯示出韌性,風暴可能正在醞釀之中。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激進的新關稅經濟學家警告,中國的增長軌跡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中出現衰退。
關鍵要點:
- 中國2025年第1季度的GDP增長為5.4%,表現超出預期。
- 主要銀行因美國關稅上升而大幅下調了全年預測。
- 北京預計將透過財政刺激措施來維持經濟增長動力。
強勁的開局,但動力可能會減弱
中國經濟在2024年第四季的增長速度達到5.4%,受到支持的因素包括強勁的零售銷售和工業產出在三月,零售年增長率達到5.9%,而工廠生產增長了7.7%。這些數字顯示出中國短期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尤其是基於消費的補貼和電子產品及家具的以舊換新計劃。
然而,季節性增長放緩從2023年第四季度的1.6%降至第一季度的1.2%,顯示出潛在疲弱的跡象。房地產行業仍然是一個拖累,第一季度的投資幾乎下降了10%。
美國關稅衝擊是最大的威脅
特朗普總統提高關稅的決定將高達145% 的中國商品代表了對中國出口主導經濟的重大威脅。中國的回應—徵收125% 的美國進口關稅—已加劇貿易衝突。
UBS、野村和ANZ都下調了中國全年的GDP預測,UBS現在預測僅有3.4% 的成長預測在 2025 年. 這遠低於官方目標約5.0%。
這些預測反映出人們對於出口活動的突然崩潰的擔憂——在三月份出現暫時激增後,這一情況源於關稅前的出貨繁忙——可能會大幅削弱中國更廣泛的經濟復甦。
政策反應:中國會增加刺激措施嗎?
經濟學家預期主要刺激措施從中國當局在未來幾個月的消息。措施可能包括:
- 大規模的財政擴張
- 進一步的貨幣放鬆
- 提升基礎設施支出
- 擴大消費者補貼
但有其限制。中國已經面臨提升的青少年失業率,通縮壓力,和最近的Fitch 降級由於債務上升,該國的主權信用展望被調整。平衡刺激措施與財政責任將是一項重要挑戰。
為北京進行的平衡行動
中國目前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穩健的名義GDP增長掩蓋了國內需求和勞動市場中的更深層脆弱性。美國的關稅升級可能會引發一個供應鏈重組,影響中國的製造業和投資者情緒。
李強總理承認了「深刻的外部變化」,並強調了需要提升內部消費然而,這些策略的有效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實施的速度和規模。
常見問題解答
為什麼中國的第一季度 GDP 增長如此重要?
它以5.4%的增長超過了預期,顯示出韌性——但由於美國關稅的外部衝擊,可持續性仍然存疑。
美國的關稅將如何影響中國?
他們威脅到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促使貿易量可能下降,並削弱經濟動能。
中國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抵消影響?
可能的回應包括財政刺激、目標性補貼和基礎設施投資——但債務水平上升可能會限制靈活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不構成財務或投資建議。
